从共享厨卫到共享资源,上海老旧小区换新颜|全球快看
2023-05-15 14:05:55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一迪 魏其濛)在上海的吴海良老人家中,摆放着一张四口人的全家福,这是他们在新家照的照片。很难想象,过去他们一家人居住在一个32平方米的老式直套房里,和其余几户邻居共用一个卫生间和厨房。“盼望了20多年,终于住进了光线充足的电梯房。”在5月14日的“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活动中,吴海良的老伴笑着对记者说,她曾经在上海一家纺织厂工作,1996年住进了单位分的位于上海市静安区彭浦新村的房子。
上世纪50年代,一批机电工业大厂落户在原彭浦乡地区,并在此建起了彭浦工业区。
为了解决工人和家属的住宿问题,1958年,彭浦工业区在这里建起了56幢职工宿舍,建筑面积达16.9万平方米,迁入1200多户职工家庭,形成了最早的彭浦新村,后续演变成了彭一、彭三、彭五、彭七4个住宅小区。“当时住进彭浦新村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早期只有劳模、先进工作者才有可能分到这里的房子。”彭浦新村街道办事处主任李彦平说。
彭一、彭三小区在设计时以大户型为主,多为三房户型,但受住房条件限制,一套三房户型往往分配给两到三户人家居住,造成了合用厨卫的情况。稍晚建造的彭五、彭七小区部分住房也有同样的情况。
彭三小区旧改后。受访者供图
“以前走进这些小区,道路狭窄,两侧停满了车,室内空间逼仄,狭窄的过道里堆满了脸盆、自行车、旧书报、纸箱等生活物品,发生邻里纠纷是家常便饭的事。遇上刮台风,小区的积水能到大腿,安全隐患非常大。”李彦平说,虽然居住条件一般,但很多老工人对彭浦新村都有深厚的感情,他们不愿意离开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家。
如何改变这些小区的现状,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成为彭浦新村在城市更新发展中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2005年,上海市政府下发《上海市旧住房综合改造管理暂行办法》,彭浦新村街道探索出了“改扩建”“加层扩建”“拆除重建”等多种改造模式,为全市甚至全国的旧住房成套改造工作提供了样板。
“我们在方案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居民的需求,方案出来以后再进行二轮意见征询,然后进入签约程序。”李彦平说,居民最开心的时候不是迁出的时候,而是搬回来拿到钥匙的那一刻。
如今,彭浦小区各类配套设施齐全,社区体育中心、便民食堂、健身馆、图书馆等一应俱全。历经18年的实践,彭浦新村街道已从整幢改造到成片改造,不仅厨卫独立,还多了电梯和其他生活配套,走出了一条城市更新的新路径。
上海市静安区房管局副局长张拓表示,自2005年推动不成套住房(记者注:不成套住房是指有居住功能但不具备完全住宅功能的房子,多家共用厨房、厕所)改造。工作以来,静安区不断探索创新旧住房更新改造工作机制,已先后完成彭五小区、彭三小区等项目的改造,改造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受益居民约6000户。目前,彭浦新村在建的项目还有彭一小区,彭一小区是彭浦新村街道最后一个不成套小区,至此,彭浦新村街道已经实现不成套改造全覆盖。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