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商界 > 正文

向科技创新要战斗力(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

2023-08-04 12:07:00来源:红网

袁伟(中)和战友在现场勘察。

詹亨吉摄


(资料图片)

“某地发现不明空情!目标高度是……”在演训指挥大厅内,演练信息不断传回。中部战区某部高级工程师袁伟对数据进行精确分析、判断和评估后提出:“建议对目标进行持续跟踪、起飞查证!”10分钟后,按照袁伟的建议,战区部队成功处置目标。

“全心谋打仗、全神练打赢、全力强本领”,是袁伟军旅生涯的真实写照。加入战区以来,他坚持向科技创新要战斗力,带领团队开发各种系统和应用,帮助指挥机关制定专业科学的作战评估报告。近年来,他牵头参与重大科研课题10余项,荣获军队科技进步奖三等奖,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

“我要到谋战务战第一线去,到联合作战最前沿去”

在袁伟看来,自己从军之路的每次抉择,都与作战紧密相连。

2016年6月,还在火箭军某部工作的袁伟决定,报名参加中部战区某部的选调,到联合作战筹划一线工作。当时,袁伟在原单位工作干得有声有色,是善指挥、懂技术的“双料人才”。相比之下,中部战区刚成立,领域新、人员新,对于袁伟来说,一切都要从头开始,重新适应。

面对困难,袁伟信念十分坚定:“联合作战崭新蓝图已经铺展开来,我要到谋战务战第一线去,到联合作战最前沿去。”

来到战区后,袁伟始终扑在一线,白天当业务员,和机关部队对接军事需求、研究作战问题;晚上又当程序员,在电脑前查阅资料、设计算法、建立模型,经常敲代码到深夜。“要填补专业领域的空白,不能等不能靠,必须实打实地干起来。”袁伟说。

一次演练任务急需建设相关系统软件,袁伟带领团队从零开始,争分夺秒展开攻关。各军兵种的书籍资料堆在办公桌上,对相关软件的调试一次次推翻重来……那段时间,袁伟总是步履匆匆,带领团队赴10余家科研机构对接军事需求,改造相关系统软件10余套,圆满完成任务。

“只有不断更新作战理念,才能决胜未来战场”

“向科技创新要战斗力”是袁伟一直坚持的工作理念,也是他多年潜心钻研的生动写照。

在同事眼中,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的袁伟对技术有一种痴迷。“他对创新的执着,像是刻在骨子里。那些简单枯燥的代码,往往经他在键盘上一番敲打,就变成了简单实用的软件,成为提升工作效能和战斗力的‘金钥匙’。”袁伟的同事张燕芬介绍。

袁伟之所以能够成为部队科研领域的先行者,关键是他在思维观念上的“领跑”。

“未来是体系化、信息化、智能化作战,只有不断更新作战理念,才能决胜未来战场。”袁伟带领团队积极学习前沿理论,引入机器学习、知识图谱、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把人工智能和云计算集成到系统中,实现了作战理论和作战应用的循环迭代升级。

“不能身子进入了信息时代,脑袋里还是老办法。”袁伟把作战推演仿真系统作为攻坚方向,通宵达旦研究攻关。那段时间,他经常白天构建虚拟环境,推演演习流程,听取意见建议,晚上研究解决方案,编写调整代码。他们先后开发百余项系统功能,提炼上百项计算要点,构建百余个模型算法,推动从以定性为主的筹划方法,向依托模型算法、用数据说话的精细化筹划方法转变。

“我愿意当人才的‘引路人梯’,和大家一起钻研提高”

“袁高工不仅技术精湛,而且带队能力卓越,是远近闻名的‘金牌教官’。”从单位领导到普通一兵,谈起袁伟,都不由得竖起大拇指。

“联合制胜,胜在人才。建设高水平联合作战指挥机构,需要培育更多打仗型科研人才。我愿意当人才的‘引路人梯’,和大家一起钻研提高。”袁伟说。

助理工程师冯超从军校毕业后,面对联合作战指挥保障工作,迟迟打不开局面,一度有些迷茫和失落。“虽然冯超的编辑代码、算法运用能力不足,但数据分析和归纳总结能力比较突出,能够快速拿出高质量的分析报告。”袁伟对冯超的优势和弱项进行了细致分析。

在研发某作战系统时,袁伟特意让冯超从事擅长领域的工作,不断鼓励他发扬长处、补上短板;冯超也圆满完成了那次研发任务,开始在技术研究上崭露头角。在袁伟的鼓励和帮带下,冯超在全军军事建模竞赛中荣获特等奖,参与研发的某系统荣获军队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技术和能力有了大幅提高。

这几年,袁伟把带队参加军事建模竞赛作为培养骨干、锻炼队伍的好平台,充分发挥总教头的育人功能。备赛期间,袁伟带领大家学算法、学建模、学编程,还针对性划分小组,因人而异强化技能。

比赛期间,各组组员吃饭睡觉都在同一个房间里,袁伟总是精神最足,主动干最复杂的工作。在他的带动下,大家精诚合作、屡创佳绩。“参加一次比赛,就能带出一批好苗子,我感到收获很大。”袁伟说。

“强军兴军的路上,我只迈出了一小步,今后要走的路还很长。”面对荣誉和成绩,袁伟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转身又带领团队投入到新技术的军事应用研究中……

(王焯参与采写)

责任编辑:

标签:

免责声明

头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