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精彩盛会 展城市风采(大运聚焦)
2023-07-31 16:55:35来源:百度新闻
国家电网成都大运会电力保障团队在东安湖体育公园开展用电检查。
【资料图】
宋豪新 安 伟摄影报道(人民视觉)
7月30日,大运村健身中心,斯洛伐克大学生体育代表团运动员准备训练。
本报记者 伊 霄摄
7月30日,大运村互动体验中心,意大利大学生体育代表团运动员体验中国书法。
本报记者 伊 霄摄
成都大运会开幕式之前,工作人员对主舞台进行清洁。
本报记者 蒋雨师摄
7月28日,第三十一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以下简称“成都大运会”)在四川成都开幕。按照“办赛、营城、兴业、惠民”理念,成都精心推进各项筹办举办工作。增进文化交流,提升城市风貌;绿色简约办赛,成果全民共享;多措并举发力,全面优化保障……魅力无限的成都,正向世界展现一场精彩的体育盛会。
增进文化交流
提升城市风貌
沐浴在盛夏阳光下,金铜与玻璃结合的外立面上色彩流转,成都博物馆展现新容颜。大运盛会开启,访客从五湖四海涌入这里,聆听成都的故事。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沿历史经纬探寻,方知成都风采。从宝墩古城到金沙遗址,古蜀文明神秘璀璨,丰富的文物述说故事,古朴厚重是成都的底色。建城2300余年,蜀锦风靡海内外,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诞生于此,包容开放是蓉城固有的性格。成都大运会是首次在我国西部地区举办的综合性国际重大赛事,为这座城市的未来揭开新的一页。
大运会既是大学生运动员最高规格的竞技舞台,也是重要的国际文化交流平台。成都博物馆、大熊猫基地、都江堰—青城山景区……成都精心选定16处文化展示交流点位,并根据点位特色举办20余项重点文化活动,向世界展示天府文化的独特魅力。
驱车驶向成都二环高架桥,两侧的“空中花廊”令人眼前一亮,鲜花绿树在公园城市中茁壮成长。重点采用优质本土特色花木品种打造园林景观,目前成都市花卉彩叶植物覆盖率达35%,花卉氛围呈现率达50%,在大运会期间形成层次丰富、类型多样的观花体验。持续做优绿色生态本底,2020年以来全市共新增绿地5712万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2.24平方米。
来到大运会射击比赛场馆所在的锦江区沙河街道马家沟片区,平坦宽敞的马路上,“口袋公园”、小微绿地沿途而建,智慧环卫设施齐备。筹办大运会期间,成都市将马家沟街区定位为市井生活“美丽街区”,并进行全方位改造提升。
近年来,成都市用心用情推动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增补公共服务、完善配套设施、提升环境品质,截至2022年底已打造60条特色街区,实施101个片区的风貌整治。成都还打造出天府社创中心、知也图书馆等151个市级示范社区美空间,为市民提供推门即享的生活美学体验。
绿色简约办赛
成果全民共享
泳池内水花翻涌,运动员们争抢传射,水球项目训练现场气氛热烈。新都香城水球场馆是本届大运会女子水球比赛和训练场地,从高处俯瞰,整个场馆的侧面线条如舒展的莲叶,连体场馆间的漏斗形状则像滴落莲叶的水滴。这里,是成都大运会各场馆中节水特点最为突出的场馆。
“场馆建设之初采用了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周边地面以高渗水材料铺装,配合下沉式的渗水绿化带设计、场馆本身的坡面屋顶将雨水汇聚起来。”场馆相关负责人介绍,雨水进入场馆最下方的储水器,净化后便成为场馆的绿化用水、场馆内外的清洁用水。场馆全年节水3000吨以上,耗水量降低20%。
成都大运会是一场绿色低碳的体育盛会。简阳市东来印象多功能建筑体配备智慧场馆能源管理系统,凤凰山体育公园足球场的索膜结构顶篷可节约3/4钢材,围绕“绿色、节俭、必须”的办赛原则,各场馆纷纷上交出色答卷。大运村内部100%使用新能源摆渡车,运动员房间内除易耗品外95%物资为租赁,可回收再利用,绿色理念贯穿衣食住行各个方面。
成都大运会是一场科技元素浓厚的体育盛会。高新体育中心乒乓球场馆使用的训练机器人可以自定义每个球的速度、旋转和落点,针对训练需求设定多种动作体系;郫都击剑场馆中心借助3200万像素的全景摄像机和ar云景子系统实现实时视频场景下的多点位联动,为观众送上超高清的观赛体验。成都借鉴科技冬奥经验制定《科技赋能大运行动方案》,在场馆建设、赛事保障、数字观赛等方面实施超过170项技术产品,推动创新成果为大运会添彩助力。
成都大运会是一场惠及群众生活的体育盛会。赛前赛后,大运会成果将持续融入城市肌理。聚焦市民就近健身需求,成都持续利用公园绿地、城市边角空间打造“运动新空间”。着力落实大运场馆惠民开放行动,成都今年将实现各级公共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服务460万人次以上。
多措并举发力
全面优化保障
煎炒烹炸,大运村运动员餐厅内香味四溢。面对色香味俱佳、品类丰富的美食,不少运动员挑花了眼。
500多名厨师组成的大运会餐饮服务团队,精挑细选上百种食材,烹饪出符合运动员营养标准的美食。成都串串、宜宾燃面等川菜美味登场,别具地方特色、兼顾安全可口的餐饮给成都大运会参赛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大运村里,暖心服务随处可感。运动员餐厅、代表团服务中心、医疗中心、行政保障中心、健身中心等一应俱全。服务台上,翻译对讲系统运用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技术,能提供83种语言在线互译、文本转换和语音合成服务。观川剧、赏蜀绣,文化体验活动丰富多彩,大运村的生活方便快捷又充满趣味。
成都大运会举办时间正在夏季用电高峰期,电力保供是一大挑战。成都提前制订大运保电计划,超过300个保供电细化方案织密安全网。成都大运会电力保障指挥调度中心全力以赴,以“成都市全域电网图”为数字化基础底座,集成14套业务系统,实现保电对象“全感知”、需求响应“全链接”、指挥调度“全在线”。屏幕后方,数千名保电人员奋战一线,保障赛会顺利进行。
上午8时,东安湖畔的大运会主媒体中心内人头攒动,国家电网天府新区供电公司大运会电力保障队队长于洋和同事们也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他们分组行动,逐楼层、逐点位检查场内供用电设施运行情况。“相比于竞赛场馆,这里的开关插座非常密集。我们要保障好每一个话筒、每一台设备的稳定用电。”于洋说。
一边引导带路,一边讲解赛事信息,奔忙在大运场馆中的“蓉宝”机器人频频刷屏社交媒体。不仅颜值在线,它还带有应急功能,能在场馆中心递送应急包、自动体外除颤器等医疗应急工具,帮助人们从容应对突发情况。成都在大运会赛事保障、辅助训练、生活服务等方面广泛引入智能机器人,更少的失误、更高的效率,“机器人队伍”彰显了赛事保障的科技力量。
栏目主编:顾万全 张武
文字编辑:董思韵
本文作者:人民日报
标签: